当前位置:中心动态

资助育人丨我校2025年资助育人研学活动圆满举行

  • 来源: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发布时间:2025-07-16

为探索新时代资助育人实践路径,助力受助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综合素养,7月7日至9日,我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近50名受助学生代表,赴钦州开展“行红色足迹,筑青春梦想”为主题的资助育人研学活动。活动通过瞻仰烈士陵园、探访抗战遗址、感悟历史文化、开展实践服务、体验非遗文化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感悟党史伟力,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

追寻红色记忆,赓续革命精神

在庄严肃穆的牛圩坡革命烈士陵园,同学们瞻仰高耸的纪念碑,敬献花圈,聆听讲解员深情讲述钦州抗战英雄事迹。大家满怀崇敬品读碑文,感悟“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历史画面仿佛重现眼前。走进刘永福故居,炮楼遗迹诉说着抗法保台的硝烟往事,“黑旗军”将士的赤诚热血是“抗战精神”的生动诠释。在冯子材旧居,镇南关大捷的战旗似在飘扬,年近古稀老将冲锋的身影定格为不朽的爱国丰碑。漫步宋城墙遗址,轻抚平南古渡的砖石,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初心”的厚重——那是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更是代代相传的家国担当。

深耕基层一线,践行服务初心

研学团深入平南古渡,开展历史文化调研。同学们积极走访当地居民,与其交流学习平南古渡历史文化,获取古渡历史文化资料,深刻理解历史文化内涵。在交流实践中深化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同步提升了社会交流能力与历史感悟力。在平银村战役遗址,浓厚的红色氛围将研学推向高潮。村支书与老兵婆婆献唱民谣,与同学们共唱红歌,嘹亮歌声在山谷间回荡。随后,同学们分组开展实践服务:为乡亲们科普健康知识;慰问抗战老兵,聆听战斗故事;面向村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心理团辅,播撒红色种子。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传递了温暖,更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为人民服务”的真谛,体会到国家发展与乡村建设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见证时代脉动,激发奋进豪情

在热火朝天的平陆运河建设现场,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工程的施工工艺与宏伟蓝图。从精密结构到前沿技术,每一个细节都令同学们赞叹不已。大家了解到,这项超级工程将重塑西南水运格局,赋能区域发展,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行程最后一站是钦州港自动化码头,无人集装箱卡车穿梭有序,智能机械臂精准作业,大数据平台实时调度——科技赋能的高效图景尽收眼底。同学们亲身感受到科技对向海经济的强大驱动力,为国家日新月异的科技实力倍感骄傲与振奋。

体验非遗魅力,传承文化根脉

在蓝屿扎染坊,同学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扎结、浸染等传统技艺,亲手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感受匠心独运的魅力。走进坭兴陶博物馆,大家近距离领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历代精品陶器展现着“窑变无双”的技艺特色。通过亲手拉坯等互动体验,千年陶文化的深厚底蕴浸润心田。

构建“三位一体”体系 深化资助育人实效

本次研学活动创新构建了“红色寻访+实践历练+文化传承”三位一体的资助育人体系,实现了资助育人与实践教育的深度融合。受助学子在“行走的课堂”中开阔视野、磨砺意志,实现了从“经济帮扶”到“精神赋能”的质效跃升。

立足新起点,我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持续深化发展型资助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多元化资助育人平台,拓展学生成长成才的多维载体,助力受助学子既筑牢信仰之基,又练就过硬本领,让“厚德励志 博学弘医”的校训精神在新时代育人实践中绽放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