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心动态
关于开展2023年广西医科大学“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主题微视频比赛的通知
- 来源: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发布时间:2023-01-05
各学院:
为加强我校学生爱国、励志、感恩、诚信和社会责任感教育,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全区高校“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主题微视频比赛的通知》(桂教办〔2022)1269号〕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开展2023年广西医科大学“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主题微视频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
二、题材要求
围绕“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这一主题,鼓励广大同学通过镜头展示自己gong或身边人在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帮助下成长成才的故事以及自己家乡在脱贫攻坚中发生的变化,积极传递党和政府对贫困学子和乡村群众的关怀,激发广大受助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乡的信心。拍摄题材包括且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家乡变化: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家乡产业、生态环境、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变化大大提升村民幸福感的故事。
(二)回乡就业创业:讲述大学生或身边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返乡就业创业带动家乡发展的故事。
(三)励志成长:为感谢国家、社会各界和学校的帮助而努力回报社会、励志成长的故事。
三、参赛对象
我校在校生,以团队形式参与,主创团队人数限定为1-5人,要求至少1名受国家资助政策帮助的学生。指导老师人数限定为1—2人。
四、作品要求
(一)作品要求原创且从未公开发表,内容真实,严禁编造,杜绝一切抄袭或剽窃他人成果的作品参赛,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关于剽窃、抄袭的具体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
(二)作品以微电影、纪实短片等形式呈现,要求立意新颖,贴近实际,剧情紧凑;参赛视频比例16:9,参赛作品视频分辨率不得低于1920×1080;视频编码为h.264,参赛视频格式指定为mp4。
(三)片头字幕必须有作品名称,片尾字幕标注制作人员,对白、旁白和解说等均须加配字幕。
(四)我校对所有获奖作品拥有使用权,并有权进行编辑和公开发行,参赛作品一律不退回。参赛作品有关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由参赛团队自行负责。
五、比赛安排
(一)培训阶段(2023年1月)
经学院组织学生自主报名后,所有报名学生团队均可参加我校组织的微视频拍摄线上培训指导,培训时间另行通知。确定拍摄主题后,由学生寒假返乡进行拍摄。此外,结合学生前期报名材料和初步遴选,选送4个团队参加自治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的线上培训指导。
(二)全校评选阶段(2023年2-3月)
学院进行前期动员及院级评选,按照以下数量要求提交至学校参加校级评选:基础医学院、高职院可报送3-5个参赛作品,护理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药学院、全科医学院、玉林校区可报送2-3个参赛作品,其他学院可报送1-2个参赛作品。校级评选通过网络预览量和现场评审相结合方式进行评比,其中现场评委评分占总分的70%,网络作品阅览量占总分30%。
六、奖项设置
(一)优秀微视频奖
本次比赛共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作品。按照《广西医科大学学生奖励办法》的规定和标准(如公布获奖结果时该办法有修订,以最新文件为准),设置特等奖2部,每部奖励学生团队1000元;一等奖3部,每部奖励学生团队800元;二等奖5部,每部奖励学生团队500元;三等奖7部,每部奖励学生团队奖金300元;优秀奖若干名,奖励指定奖品以资鼓励。
(二)优秀指导教师奖
设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名。指导学生获特等奖、一、二等奖的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如一位教师指导多项学生作品获奖,则以获奖级别最高的指导作品为依据颁发荣誉证书以资鼓励。
七、其他事项
(一)请各学院于2023年1月6日前将《2023年广西医科大学“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主题微视频比赛报名表》(只需先填写部分信息,具体要求见附件1)、《广西医科大学“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主题微视频比赛赛前线上培训报名表》(附件2)电子版报送至gxykdxzzb@163.com。
(二)请各学院将最终参赛作品视频和报名表于2023年2月27日前报送至gxykdxzzb@163.com,邮件名注明“学院名称+微视频比赛+选送作品数量”,也可将视频材料上传至指定网盘(另行通知)或直接拷贝至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公室,地址及联系人电话:校本部留四栋201室校本部/蒋老师,5358489;武鸣校区综合楼214室/刘老师,6210306。
附件:1.2023年广西医科大学“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主题微视频比赛报名表;
2.广西医科大学“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主题微视频比赛赛前线上培训报名表》。
广西医科大学学生工作处
2023年1月5日